“非常感谢河南理工大学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龚希丹,在这次抗击洪灾和疫情双战场中,对我镇工作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……”这是来自河南省新乡市大块镇人民政府发来的感谢信。此外,龚希丹同志还在新乡市卫滨区和卫辉市的抗洪救灾中,参与安抚灾民、受灾统计、物资发放等相关工作,彰显了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风采。
闻汛而动随时备战
7月21日,新乡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,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师龚希丹看到凤泉区发布的防汛招募令,她立即报名就近成为一名防汛青年志愿者,参与抗洪救灾工作。23日晚,“新乡出现漫堤险情、新乡停水、新乡泄洪、新乡卫辉暴雨”四个关键词出现在热搜之上,同事和朋友们联系上她的时候,她又随着雪豹突击队赶赴卫滨区,24日晚上到卫辉市,奔赴抗洪防汛一线,负责起护送物资、物资发放、转移灾民和灾后消杀等志愿工作。
“我是一名中共党员,为人民服务是我的义务;我也是一名大学教师,守护生我养我的家乡是我的本分”龚希丹说。
击退洪水再战疫情
七月暴雨退去,八月疫情又起。龚希丹刚刚脱下“红马甲”,又穿上“防护服”,投入了新的“战场”。经过前期的资格审查、系统而严谨核酸检测培训后,龚希丹被分配到了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,汇同20余名志愿者在27个检测口48小时内完成6万人次的采样工作。
为了做到“零失误”,工作过程中,她的双手除了测试棉签、试剂及消杀用,不能接触任何物品,双手时刻要保持举过肩膀的姿势,加之防护服是连体带帽设计,工作时需要比平时低头的力度稍微大一些,颈椎很快就出现了酸痛感,但龚希丹一直咬牙坚持,圆满完成了核酸采样工作。
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工作者,当国家有危难时,我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感到自己被祖国需要,被人民需要。与其说谢谢我曾经为家乡人民工作过,还不如说谢谢祖国,让我可以为你付出。我要将这两次的志愿工作经历讲给我的学生,分享给我的朋友和同事们,这场战疫是一次深刻的磨砺人心的国家情怀教育课。”
上阵父子兵 携手战“疫”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“战疫”里,体育学院大二学生秦家浩和父亲一同上阵,并肩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,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。“父亲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,是一名转业军人,也是我心中的明灯,作为他的儿子,我要向他看齐。他白天工作忙,那我就来进行白天的志愿服务工作!”在金水区经八路街道辖区有一对“父子兵”,白天秦家浩在防控监测点对进入楼院的人员进行来访登记、测量体温、查看行程码和健康码,夜晚父亲秦志水下班后进行志愿服务工作,为楼院筑起防疫墙。
他们既是父子,也是战友,把亲情凝聚成大爱,将家庭力量转为战胜疫情的力量。这对“父子兵”用忠诚与担当、青春和热情,为守护家园的安全健康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。
勤工俭学 捐赠物资
体育学院研究生王子昱,用自己几个月勤工俭学挣来的钱,购买医用外科口罩3000个、桶装方便面30箱、蛋糕30箱、矿泉水30箱等价值5200元的物资,捐赠给家乡——开封市顺河区铁塔办事处疫情防控一线,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,成为一段佳话。
“作为一位预备党员要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,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。目前,在这场的疫情阻击战中,更要以身作则发挥积极作用,以实际行动参与具体的工作中,只要这样才能无悔自己的青春年华。疫情不结束,我就永远站在第一线,冲锋在前,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,以最无私的方式表达出来。”据悉,王子昱除了捐献物资外,在疫情初期主动加入社区组织的志愿者队伍,每天在老河大家属院一线卡点,登记进出人员、测量体温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,其敬业精神也受到大家的肯定。
时代担当 师生共进
汛情叠加疫情,双重考验交织,但理工体育人的情怀与守护从未停止。
在体育学院,有一大批群防群控一线的“运动员”,有老师,有学生,他们以身立教、主动下沉、冲锋在前:团委书记樊卫星驻村南朱营,积极抢险救灾,冲锋在被雨水冲毁的大棚前;原黎君、原颜东等10余位体育教师,雨夜奋战筑起沙袋墙,降低了社区的受灾损失;学生赵文超在新乡彩虹桥附近参与防汛抢险;学生田成积极筹措资金,捐赠10万元抗洪物资;毕业校友积极联络,捐赠现金2万元……在危急关头,体育学院师生们逆风请战,筑牢抗洪救灾的“堤坝”,筑牢抗击疫情的“防线”,用自己的小能量凝聚成共克时艰的有力铁拳,生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。